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憑借精彩的賽事和精美的建筑備受矚目。這背后,離不開中鐵建工集團北京2022年冬奧會奧運村及場館群工程項目經理部的付出。如何詮釋團隊精神,冬奧會幕后又有哪些故事,一起看看項目經理姜秀鵬怎么說。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中,冬奧場館令眾多運動員贊不絕口,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冬奧場館是向世界展示中國建造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彰顯中國理念、中國形象的重要平臺。這背后,離不開廣大冬奧建設者的默默奮斗、全力付出。
從2018年5月起,中鐵建工集團北京2022年冬奧會奧運村及場館群工程項目經理部承擔起了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張家口奧運村的建設任務。該經理部獲評“全國工人先鋒號”和“最美職工”。
攻堅克難,書寫傳奇
“運動員在賽場上奪金,我們也要在場館工程上‘奪金’!” 2018年5月,中鐵建工項目團隊向崇禮的群山立下誓言。
“崇禮山間氣候多變,一年僅6個月為有效施工時間。項目現場地處山地,運輸物料沒有自然通行條件。我們常常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頂著七八級大風,爭分奪秒修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冬奧場館?!敝需F建工集團冬奧會場館群項目經理姜秀鵬說,面對諸多難題,這支以90后為主的項目團隊,用創新理念推進工程進度。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是2022北京冬奧會最具辨識度的場館之一,因其跳臺剖面與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如意”的S形曲線契合,被形象地稱為“雪如意”?!把┤缫狻苯承莫氝\,打破了國外場館依托山脊走勢堆土成型的常規,通過采用全球首創的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架在山谷之間,一舉解決了橫風干擾運動員的問題。
“為了把‘雪如意’的助滑道架到半空,我們澆筑了136根樁柱,樁底標高兩兩不同,最高單柱30米,足有10層樓高,最深挖孔樁25米,近似地下8層?!?姜秀鵬告訴記者。
“雪如意”最上方的頂峰俱樂部,是一個外徑80米、內徑36米、懸挑部分高達37.5米的巨型圓環,使用鋼材超過1800噸,而可利用室外施工場地不足2500平方米。要使這個龐然大物僅靠單側支撐就穩定地懸挑在空中,是一個世界級難題。
“我們先架起39根鋼結構作支撐,確保施工誤差精確到厘米級,嚴絲合縫形成穩定結構后再撤去支撐,卸載前后偏差遠遠小于設計允許的5厘米,做到了100%檢測、100%合格?!闭墙ㄔO者們充分發揮工匠精神,攻堅克難,使“雪如意”成為世界首個一次性通過國際專項賽事組織認證的跳臺滑雪中心。
舍巧求拙,守護綠色
在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中,“雪如意”被譽為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典范?!拔覀兪冀K堅持綠色施工,常常舍近求遠、舍巧求拙,只為在樹木生長極其緩慢的崇禮,少砍一棵樹,多留一分綠水青山?!?姜秀鵬說。
他告訴記者,“雪如意”的滑道段坐落在山體上方,常規作業需要伐平樹木、修建臨時道路,通過汽車把鋼筋、混凝土運送上山?!拔覀儾杉松窖臄祿c,也設計了施工線路,但后來發現,如此修建的話需要砍伐5000余棵林木,對當地的山體生態造成影響??粗善Π蔚陌讟辶?,我們毅然舍棄了常規方案,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拿出了5臺動臂塔吊接力運輸的方案?!笔褂眠@種“塔傳塔”的方式,建設者的工作量會大大增加,常規1小時能干完的活兒,他們要干10小時。
在“雪如意”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還通過“BIM全生命周期應用”“塔吊防碰撞系統”等智能技術的應用,提高現場施工效率60%以上,節約木方約315立方米。
甘于奉獻,全力護航
4年間,建設者風餐露宿堅守崗位,許多人連續幾年都沒有回家。項目竣工后,大家又全力做好冬奧會冬殘奧會的運維保障任務。
在58天里,項目部187名保障工作人員24小時巡視巡查,冒著嚴寒徹夜除冰,連夜清除積雪,及時消除隱患,時刻準備啟動備用預案。他們用堅守扛起責任與擔當,圓滿完成了場館群72項賽事和奧運村3030名運動員的保障工作。
2月14日凌晨,中鐵建工集團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運維保障負責人孟旭東接到一通緊急電話,稱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地軌纜車軌道由于暴雪結冰,急需處理。而當天下午,跳臺滑雪男子團體賽將在此舉行。
“雪如意”140多米的落差,斜行電梯近40度的傾斜度,零下20多攝氏度的低溫,加上暴雪導致能見度極低,給除冰帶來極大困難?!俺擞y而上,我們別無選擇!”大家立即開工,彎腰低頭、迎風斗雪,不肯放過一塊近乎透明的細小冰塊。臉凍紅了,手凍木了,最終在賽前順利完成了清理任務。
姜秀鵬說:“我們只是冬奧保障團隊中的平凡一員。全力以赴保障是我們的使命,更是我們的光榮?!?/span>